重庆医科大学设有19个学院、系、部,并设立研究生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9个专业为重庆市“三特计划”特色专业,另有临床医学等4个“三特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临床医学专业成功通过临床医学国际专业认证,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成功通过国家教育部专业认证。学校为全国首批国家医学电子书包试点单位和中国医学数字教育项目示范基地。现拥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学生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专业大学生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以来,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0余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10余项,其中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
检验医学院现已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体现出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9项,科研经费超过2100万元(不含配套经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2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重庆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规划教材37人次,3部主编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药学院现拥有“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6万平方米,可利用设备价值5000余万元,图书100余万册,期刊1000余种,各种医药数据库30余个。中医药专业设有7个中医药教研室(中医学基础、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药方剂、中药综合)、1个重庆市中医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科委中药产业联盟研究基地、1个中医药研究室、1个药用植物园、25个中医临床和中药实践教学基地。
重庆医科大学建有数字化医院环境模拟实验室、硬件维护实验室、信息处理实验室、软件应用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应用实验室等开放式专业实验室。即将投入使用的卫生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面积达2000平米,是全国最大的卫生信息实验室。实验室拥有价值500余万元的硬件设施和国内一流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建有以学校各附属医院为主体,本市教学医院和信息企业为拓展的专业实习基地二十多个,涵盖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医院信息化企业多种类型。
四.重庆医科大学历史发展进程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650余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五.重庆医科大学规模及占地面积重庆医科大学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650余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余亩,学校现有附属医院8所(综合性医院5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医院各1所)。在《2014年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全国100所)中,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分别排名第57位、第73位、第81位。各附属医院共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8个。医院编制床位10600余张,年门诊量逾80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30万人次。此外,有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30多所教学医院分布在重庆、四川及深圳等地。
重庆医科大学现有“973”首席科学家2人、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人、“长江学者”5人,教师总数2100多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约1600人、博士生导师228人,以及“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高层次人才逾百人。
七.重庆医科大学招生对象及地区重庆医科大学面向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山东、吉林、河南、河北、新疆、安徽、山西、陕西、宁夏、海南、辽宁、甘肃、北京、上海、内蒙古、天津、黑龙江、青海、西藏等31省(市、自治区)招生,录取批次在各省(市、区)有不同,具体情况详见各省招办公布的重庆医科大学计划情况及说明。